
最新資訊
“職場”的本質
職場是“協(xié)同合作”的修煉地
“協(xié)同合作”是指“協(xié)力無私”與“目標相同”,爭取每個人才智盡出,為組織創(chuàng)造最大價值。剛踏入職場的上班族必須明白,學生時代是單兵作戰(zhàn),職場里多數(shù)時候卻是團隊作戰(zhàn)。在校成績是個人的事,好與壞純粹是學習能力的展現(xiàn)。能學習得好,受師長肯定,就能勝出,旁人的看法與成績的關系不大。然而,職場上評價工作者的表現(xiàn)是否優(yōu)良,主要基于主管對你整體表現(xiàn)的印象,還可能受到組織內外與你合作對象的評價所影響。每位主管的評量標準各異,很難量化標準或事先探查。
若是具備足夠的知識與技能,專心好好做事、照顧好細節(jié),便足以完成一件任務,這樣的工作不太難,基本上都可以達成;像是科學家、藝術家、機械操作員,都是這類型的工作。然而,多數(shù)人必須與他人協(xié)力合作,才能完成一項工作。數(shù)學中,1+1=2。但在職場,1+1則要追求大于2。在公司資源的運用上,如果1+1只等于2,甚至小于2,表示公司管理效率不夠好、競爭力弱。那么,要如何做才能大于2?這需要建立共識,追求組織“共好”,降低個人偏好及私利,讓每個人的貢獻都超越自己原本的能耐,成果才有機會超過原本的價值加總。
同理,如果不鼓勵表達不同意見、未充分溝通的話,團隊很難達成共識。如此,團隊任務的執(zhí)行落實就很容易與追求“整體成果超越每位成員最好表現(xiàn)的總和”的目標產生落差。這是職場上常見的情境,解決之道是鼓勵團隊成員好好鍛煉協(xié)同合作的技巧,就事論事說真話,以追求組織“共好”為目標。
職場是“物競天擇”的競技場
管理者的領導力指標中,有一項是創(chuàng)造適度的競爭壓力,使團隊工作者整體的表現(xiàn)超越單個成員最佳表現(xiàn)的總成果。此時管理者肩負激發(fā)員工潛能、追求團隊更高工作效能的責任。上班族應了解這職場本質,以健康、正向的心態(tài),看待同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,才不至于為了工作上人與事的矛盾自尋苦惱。
職場競爭的典型例子,就是升遷問題。在升遷公布之前,我們不一定會知道主管選擇誰擔任接班人。耽慮無濟于事,你唯一能做的,是在任何時候都專注于當下的任務,持續(xù)證明自己是強而有力的干練之才,堪當接班候選人。因此,上班族想要脫穎而出,前提是必須證明自己可以與人合作,能服從領導,還要具備領導才能,以便未來領導一個團隊。
同一梯次的人,在升遷公布時,難免有人得意有人愁;若獲得升遷的人不是自己,任何人都不易平心靜氣。此時,競爭路上的贏家在短暫得意之余,應盡量保持謙遜、待人誠摯公允,維系與同期未被拔擢的同事持續(xù)合作的良善關系。
職場是從人才成為組織“人力資本”的歷程
將自己從人才,變成公司里真正有價值的人力資本,是每一位上班族須為自己設立的目標,這樣才不辜負在職場中的激情歲月。我相信,因為自己是人才或極具潛力,組織才愿意委以重任,讓我擔當高職。同時,我也經(jīng)常思考如何成為一位更有價值的人,在職場立足于不敗之地。我思考的內容是:
1.如何成為組織發(fā)展中的人力資本?
2.如何展現(xiàn)出自己在組織、企業(yè)里,是有價值或有能力創(chuàng)造價值的人?
首先,必須持續(xù)強化自己的各項智識與技能,提升為組織或企業(yè)帶來的價值,才有機會在職場維持高優(yōu)質的表現(xiàn)。我除了第一份工作是看重高薪,靠著臺大的學歷招牌入職,接續(xù)的每一份工作,都是自己主動爭取而來;我期望掌握主動,自己挑主管,而不是坐等被人揀選。我想,自己能做到目標精準地毛遂自薦,哪個機構或企業(yè)會舍得不提供機會而錯過一位潛力干才?只要愿意著手充份準備,面對心目中的機構展現(xiàn)出自己不凡的價值與能力,就有機會成為組織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本。
初入職場的上班族,如何將自己轉化為組織里有價值的人力資本呢?對于這個難題,我建議職場新鮮人不妨從在開會時練習表達自己的意見入手。不要擔心與他人的意見不同,更不要害怕自己說錯。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有犯錯的空間,一開始有傻勁地努力表現(xiàn),總是勝過那些自認高明、在會議中默不吭氣的同儕。至少,你的努力與勇氣是很有機會被肯定的。
想象一下,同樣經(jīng)驗不足的新進人員,開會時有實質準備及熱忱參與者,肯定更容易被關注。老是不提供想法或意見,在會議中默不作聲、對會議沒有貢獻者,可能被認為沒有準備、欠缺清晰的思考力及表達力,難以堪當大任。若你確實對自己的觀點是否有價值沒把握,暫時未在會議上發(fā)表,建議你可以向主管表示自己會繼續(xù)努力。要注意,既然在會議中沒發(fā)表意見,就一定要避免在會議之外的場合私下和與會者以外的人士議論;否則很容易被視為公私不分,甚至可能觸及機密外泄的爭議,素養(yǎng)形象必然受創(chuàng),一定要謹慎。
多數(shù)老板歡迎針對他盲點所提出的建設性意見。新人只要扎實準備邏輯性強的客觀分析,假以時日,就能逐漸提供有價值的意見供主管決策參考。實用的實踐方法是,給自己一個紀律,要求每次開會,都至少表達一次意見或提出一個問題。我相信,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后,你一定可以比較從容地與會,也能對參與的計劃提供積極價值。
返回 2015-12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