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資訊
哪些事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?
你需要更多的自我意識:關注自己的頭腦思維和情緒。
1
強自我意識:少數(shù)人的能力
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實際行動都是發(fā)生在其主觀意義處于模糊的半意識、或者實際上處于無意識的狀態(tài)中,行動者更有可能是在模模糊糊的意義上“知道”它,但并不明白自己正在干什么或者對它有著明確的自覺意識。
他的行動大多受本能驅使或者習慣使然。只是在偶然的、并且涉及大量同一行動的情況下,往往也只有少數(shù)人對于行動的主觀意義——無論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——產生明確的意識。
完全自覺和明確的有意義行動的理想類型,只能是一種邊緣情況,在分析經驗事實的時候,任何歷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。
—— 韋伯《經濟與社會》
擁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永遠是少數(shù),甚至是這樣的人也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處于無意識或半意識。
2
自我意識的現(xiàn)實意義
“了解你自己。”(Know yourself.)——德爾菲神廟
情商高與低是由什么決定的?也許有人會說出很多現(xiàn)象和特征,如專注力、自控力、善于交際,但是這些卻不能給予你絲毫的幫助。
因為你只看到了表象——這些由根源的東西衍生出來的外物,然后當你轉向其他領域的時候,你一樣會困惑。
感受力高的人有更多的自我意識,也就是——他能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理變化、過程,從而意識到問題的存在。感受力低的人往往意識不到問題所在,我的意思是說:根本!意識不到!問題所在。
舉個例子:堅持。
情商高的人更懂堅持,然后呢?你只看到了他無比厲害的外表——然而他怎么堅持下去的?當你實在找不到原因的時候,只能把原因歸于“他情商高”。
問題的關鍵在于:情商高的人他能注意到堅持過程中自己的負面情緒,從而及時處理這些問題,但是情商低的人他不會注意到這也是一個問題 —— 我,正在討厭這件事情,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,所以,它需要被解決。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情緒,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再舉個例子:戀愛。
戀愛會提升一個人的情商。因為戀愛中的人會時刻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,他會進行自我監(jiān)視,他會關注自我的一言一行以防導致對方對自己失去興趣:他會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表現(xiàn)得和平時判若兩人,在她面前把各種細節(jié)做好......
當然,世事無絕對——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這一點,有些人談很多戀愛,還是一樣的幼稚。這又是為什么?他感覺很困惑,他覺得是如此的突然,他意識不到有什么問題,他只是跟著感覺走,無意識、無反省。
再舉個例子:事事成功的精英。
你往往能看到:越是你認為成功的人,他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運行良好,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。我有一種特別的觀點,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識,意識到問題所在,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被關注到——例如,如果健康威脅到了我的情緒,我應該注意到,那么,解決它!
最后舉個例子:自我為中心。
寫作中如何加粗是一個學問:因為你認為你能了解到的東西,人家不一定能有耐心——意識到其中的“自我中心”也是一個問題。一個人會突然意識到,我看到的、感覺到的,和別人是不同的!如何加粗,如何排版,如何使閱讀體驗最大化,是一個需要被注意到的問題。
這個世界究竟是怎么樣的,不是你頭腦認為如何就如何的。那些厲害的人,一定是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認知世界的方式。
3
自我意識的目標和實現(xiàn)
自我意識的最終目標是行為的修正。
自我意識的真正作用在于它不斷地帶領我們重新審視已經發(fā)生的行為,從而提供更多、更有用的內部信息。
自我的客觀實體,事實上是一個無法被認知的黑箱,我們所有對自我的認識,都是一種主觀的印象,是無數(shù)碎片的經驗拼湊組織后的自我。正因為看不清自我,才會作出后來的自己覺得可笑的行為。但正因為我們所有作出的行為,又是在自己在有限信息下認知的“有限理性世界”作出的最佳決策,那么,提升信息的數(shù)量和質量就很有必要。
強自我意識是一種高頻率的再認知。每一個行為發(fā)生后,都會有一個無意識的認知,這占據(jù)了認知的絕大多數(shù),而有意識的認知,只是微乎其微的冰山一角。再認知就是回過頭來對你所固有的認知進行補充、修正。再認知的周期越短,你就越能提早感知到問題的所在。
4
總結
總之,自我意識是一個成熟的理性人所擁有的最明顯和本質的標志。而成長,必然是一個充滿頓悟、反慣性、痛苦、枯燥但不乏趣味的自我意識過程。
唯有一個意識到問題存在的人才能進步,這是通往成熟和自我完善的門,而自我意識就是這扇門的鑰匙。問題,永遠是自己思維的問題——你需要更多的自我意識,需要注意到更多的問題。
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容易實現(xiàn)的目標,這是一件非常長期的、需要勇氣的行為。
5
答疑:敏感 or 敏銳 細微差別
評論有人說到,自我意識太強,太敏感了怎么辦?
我想,一個真正能意識到自己太敏感的人會解決這個問題,但是這里有個更重要的問題:
你為什么明知道自己敏感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?
這才是我真正說的自我意識:存在問題?那么,我為什么無法解決它?你有沒有意識到問題中的問題?
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很多,我猜測其中一個原因是:更多的時候,你并沒有把這個當作一個真正的問題去解決。因為人的行為,大部分時間都是按照慣性進行的(這幫助我們快速決策),可是一個只按照慣性行事的人,是沒有學習的(學習的真正定義是改變,“改變”發(fā)生了學習就在進行之中了)。
回到問題中,如果你真的有強烈的自我意識,你就會觀察自己,搜集數(shù)據(jù)信息,然后去了解:你在什么情況下敏感?例如,我常常會在和異性交往的過程敏感,這種熟悉的尷尬感覺常常會不期而至,那么,繼續(xù)觀察。繼續(xù)觀察會發(fā)現(xiàn),我為什么會敏感,原因是很多的,這真的不是一個單一問題:說話、著裝、經濟地位、場合……這些可能都是導致我敏感的因素,那么留心這些東西、熟悉這些東西,為綜合分析提供根據(jù)。
一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的人是敏銳的,卻不是敏感的。前者會在早期注意到這個問題然后去知乎詢問,然后堅持改變。我就經歷過這個過程,后來我明白:原來敏感,也是可以鍛煉的。
6
自我意識的注意點
1、人在年輕時候最容易產生的幻覺,就是認為自己可以控制——觀察你自己,了解你自己,卻不要尋求改變。
2、過度剖析是一種自殘行為,但對于想要活得明白的人,這是一種很難抵御的誘惑。
3、不要讓自我意識變成一種自我傷害,不要忘了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的最終目的——對于我來說,就是為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時刻。
返回 2015-11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