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資訊
職場中別偷懶, 懶著懶著你就被淘汰了……
不管哪個公司都會有那么一些“拿手偷閑”的人,這些人通常都“聰明得很”,對一些繁瑣又不簡單做出成果的作業(yè)要么視若無睹,要么爽性躲開,但求“你看不見我”是最佳。
吃罷晚飯,先生按例帶著兒子看電視、打游戲,留我一個人在廚房叮叮當當、洗洗涮涮。待廚房拾掇停當,他們已從客廳轉(zhuǎn)戰(zhàn)至臥室,剛好騰出空地便我擦地板。
三口之家,房子面積不大,我一邊拖地一邊向先生訴苦。先生邊打游戲邊回我:“家務(wù)活兒仍是你最拿手,我就不和你爭啦。”
我斜睨著先生臉上的奸刁,想他這幾日單位里接連加班也真實辛苦,便笑笑不與他爭論了。
先生在家務(wù)活方面歸于“拿手偷閑”的人,凡是他覺得可做可不做的家務(wù)。能賴就賴掉,時刻長了,我也就懶得和他計較,自個靜靜做掉了。后來有了孩子,帶孩子的問題上他也如此,漸漸地孩子自然就跟我親近了,這時候他老是心有不甘地問我:為何會這么?
我說:那是因為你把本應(yīng)歸于你的business自動讓出的成果哦!
家里如此,職場上亦如此。不管哪個公司都會有那么一些“拿手偷閑”的人,這些人通常都“聰明得很”,對一些繁瑣又不簡單做出成果的作業(yè)要么視若無睹,要么爽性躲開,但求“你看不見我”是最佳。
相反,職場上也有一些杭州話稱作是“要作業(yè)”的人存在。不管公司的事、老板的事、搭檔的事,凡是大事小情都樂得湊上前去自動求分管。
那年在某公司供職,新年將至,公司按例要組織一頓熱熱鬧鬧的年夜飯。行政部門負責(zé)人深知這是個費勁不討巧的活計,扭扭捏捏躊躇不肯接手。其時市場部新來的負責(zé)人是位女人,見此情形便向老總自告奮勇將此事包辦了下來。
于是,從選餐廳到承認菜單、請求費用等大事小情都是她在忙前忙后地組織。幾天下來,年夜飯總算敲定。年會當天,老總特地滿了一杯酒單獨向她表明謝意。
爾后,公司每年的年夜飯水到渠成地由她接管。再后來,老總漸漸將一些公司內(nèi)部主要、保密等級高的作業(yè)也交由她去處理,她依然是一副“要作業(yè)”的積極心態(tài)。老總安置一項作業(yè),她往會將圍繞此事的若干事項做備份或預(yù)案,等老總交待下一項使命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她早已提早組織妥當了。
漸漸地,她的作業(yè)內(nèi)容已經(jīng)不再囿于市場部了。在我脫離公司幾年以后,聽聞她已經(jīng)從市場司理升至公司的副總了。
或許這僅僅小概率事件,并非每個“要作業(yè)”的人都會以加官進爵作為故事的結(jié)局。但可以必定的一條職場法則是:終究在公司嶄露頭角并終究被委以重任的人,通常是那些自動找作業(yè)做的人。
并非這類人天然生成勞碌命或擔任力強,我倒覺得,是他(她)們干事的“成功率”高。而成功率無一不是在失利的基礎(chǔ)上積累的——那些“要作業(yè)”的人在無數(shù)次的失利閱歷中通常取得了比常人更多的體會和總結(jié)。
我的那位搭檔給我的另一個啟示是,唯有自動找事做,接下來才有也許“做準確的事”。這是進程與成果的邏輯——做準確的事是成果,但進程才終究決議了成果的完美。
其 實細想一下,HR的作業(yè)何曾不是如此?但許多HR只想怎么取得領(lǐng)導(dǎo)、業(yè)務(wù)部門的信賴與認可,卻忽略了干事這個進程的主要性。那些拋棄、躲避使命的人,看似 把握了通過作業(yè)舒服區(qū)的潛規(guī)則,實則他們在職場的物競天擇中不僅失去了訓(xùn)練成長的時機,還也許要面臨無可挽回的被篩選。
想了他人的種種,也歇息夠了,我仍是持續(xù)老老實實干事吧,這既是我作為家庭主婦的本份,也是我在職場中建立中心競爭力的不貳法寶。
返回 2015-08-18